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也进一步明确,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当前,安徽正以数字化改造为契机,用前所未有的力度,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实施“皖企登云”行动,促进制造业提质扩量、降本增效,赋能高质量发展。
在合肥新站高新区,彩虹(合肥)光伏有限公司今年一直在持续推进数字彩虹建设。企业先后投入8000多万元,采用智能化设备,实施数字化改造,通过引入5G+工业互联网技术,生产效率和良品率都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过去,一条生产线大概每8秒钟能下线一片玻璃,现在缩短到6秒,效率提高25%左右;过去,新建生产线要达到97%以上的良品率,大约需要2-3年的提升,现在这个过程仅用了4个月,时间压减了八成多。
彩虹(合肥)光伏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鹤:试生产阶段产品合格率达到95%,就是比较理想的一个行业平均水平。一个百分点的提升,大概每年给企业创造的效益是600万元,两个点的话就是1200万元,生产效率、产能提升的优势已经充分地体现出来了。
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数字化转型是重要路径之一。从“十三五”中期开始,安徽先后在全省范围内启动实施“皖企登云”、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等行动计划,引导广大工业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截至目前,全省已有2万多户企业与云资源深度对接,工业云平台应用率达到57%,居全国第5位;未来3-5年,安徽计划每年新增“皖企登云”企业6000户左右。
加快数字化转型,企业是主体,平台是支撑。自2021年以来,安徽着力推动以“羚羊”为代表的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建设,到今年上半年,省内重点培育平台已达130个,累计连接设备300万台、工业APP3200多个,服务企业近14000户。
安徽省经信厅工业互联网处长赵德: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模式创新,是我们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的关键举措。今年我们将持续开展工业互联网万人培训、千企诊断行动,培育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40个,高标准打造工业互联网高地。
催生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更多行业和企业,安徽力争到2025年,培育3个以上在国内具有较强影响力的跨行业跨领域综合型平台,30个以上行业型、专业型、区域型平台,100个具有行业示范效应的企业级平台。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委副书记李炜:我对安徽抓工业互联网,确实是感触很深,非常脚踏实地,同时也非常有一定的引领性和前瞻性。我们打造了这些平台和创新模式应用,用工业互联网这个手段,提质、降本、增效、绿色、安全,给大家有很强的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