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重新“进城”:新一线城市为什么纷纷开启再工业化
发布时间:2020-08-12 08:34 点击量:4810次
越来越多的新一线城市开始重启工业化路径。6月22日,济南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提出加快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这是时隔15年,济南再度发出“工业强市”的号召。一个月前,南京首次将工业列进各城区考核,这也是10年来的第一次。这些三产占比均超过60%的新一线城市,为什么相继回归制造业?
“随着城市功能升级,大城市包括世界级城市的服务业比重会越来越高,但这并不意味不发展制造业。”中制智库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表示,对标全球,无论是纽约、伦敦还是东京,制造业都保有一定规模。
倪鹏飞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指出,改革开放后,迅速崛起的中国制造业助力城市经济迅速腾飞。但近年来制造业占比下降过快,已成为国家和城市竞争力的隐忧。当下重视制造业发展,对国家和各大城市而言都具有非常长远的战略意义。
长期以来,工业和服务业是经济发展的两大主力,自2013年中国的第三产业占GDP比重首次超过二产后,服务业逐渐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重心,并被视为经济结构优化的象征性指标。城市的产业发展方向也逐步朝着第三产业的提升而去。
西安是一个典型的案例。中制智库研究院副院长谢良兵表示,西安经济一直处于全国20-25名之间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工业主要是制造业的相对落后。仅看GDP排在西安前面的泉州、东莞和南通就可发现,这几座城市虽为地级市,但制造业都特别发达。
一直以来,带动西安经济发展的主要是第三产业。西安2019年的数据显示,三次产业构成为3.0∶34.0∶63.0。中制智库研究院副院长谢良兵分析说,与北上广深等城市第三产业比重高的原因不同,这些城市是经过了工业化之后的良性发展,而西安显然不是。
过去几年,同处西部地区的成都就提出了“再工业化”的发展路线,用第二产业拉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部地区的郑州则强化制造业,以带动经济向前。谢良兵认为,西安同样需要这样的“再工业化”,西安显然过早地进入了“去工业化”阶段。
西安统计局的一篇文章提到:“截至目前,全市仅8家企业产值过百亿,数量严重不足。从体量上看,8家企业合计产值近2000亿元,赶不上郑州富士康一家企业年产值”。从引进三星、华为、中兴、比亚迪开始,西安也走向了“再工业化”之路。
杭州同样如此。2019年,杭州提出“新制造业计划”,首次将数字经济和制造业列为高质量发展的“双引擎”。十年前,杭州提出把服务业打造成为“首位经济”。人们都很好奇,为什么以电商为核心的三产大市杭州,要重新向制造业进军?
数据显示,2019年杭州市的三产比重已达到66.2%,但制造业却成为一大短板,2019年制造业投资仅增长了3.0%。杭州变化的背后还有一个大背景,就是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虚拟经济过度发展很容易造成经济不稳定。
因此,现在一些新一线城市提出发展制造业,或者说所谓的再工业化,实际上是在补短板。众所周知,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和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所在。这些年,欧美等国家回归制造业背后的逻辑也在于此。
当然,需要警惕的是,工业重回新一线城市,重回主城区,或者说新一线城市再工业化,并不是要把服装、玩具等传统产业重新搬回新一线城市,而是要发展新兴、高端的现代都市工业。比如,西安提出的打造“硬科技之都”概念。
编辑:荟智君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
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
本公众号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