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万人大会隆重召开,出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5条”……2021年安徽优化营商环境,为民营企业精准纾困,民营经济爬坡过坎、顶压前行,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果。
记者2月22日从安徽省经信厅获悉,2021年,全省民间投资增长7.3%,占全省投资60.6%;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实现营业收入27362.7亿元、增长14.2%,实现利润1613.5亿元、增长14.6%;民营经济实现税收3213.3亿元、增长9.2%,占全省税收68.6%。截至2021年底,全省共有民营企业179.2万户、增长14.9%。
民营经济发展再掀热潮
2月9日,联宝科技生产车间内,只见产线开足马力忙生产、赶订单,一派火热的繁忙景象。据联宝科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千亿企业”联宝科技再跨双百亿,全年营收1227亿元、进出口总额102亿美元,交上了一份“亮眼”成绩单。
在去年年底发布的“2021安徽百强企业”榜单中,联宝科技销售收入跃居榜单第三位,一举打破前三甲长期由国企占据的局面。此次入围皖企百强的民营企业数量达53家,已是第二次超过国企,民营经济发展热潮势不可挡。
去年4月,我省隆重召开全省优秀民营企业家和优秀民营企业表彰暨推进“十四五”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万人大会,表彰100家优秀民营企业和100名民营企业家,出台《关于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创业热情成就企业家创意创新创造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意见》,为民营企业积极营造发展氛围。
企业梯度培育雁阵前行
我省坚持抓大、育小、培优,按照“双创→高成长小微→专精特新→冠军企业→小巨人企业”成长路径,构建覆盖中小企业成长全生命周期的培育体系。创新开展“双创”活动,成功举办第六届“创客中国”安徽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参赛项目达803个,同比增长31.4%,再创新高。
强化“双创”载体建设,培育创建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50家,争创国家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12家。大力开展“专精特新”培育工程,培育认定省高成长小微100户、省专精特新企业400户、冠军企业101户,争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49户(全国第8)、重点支持“小巨人”企业91户(全国第6)。
截至目前,我省累计培育3218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以占全省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17.7%的数量,贡献了近28%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涌现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29户。
融资对接服务成效显著
为解决民企融资难的问题,我省精准纾困,深化政银合作,开展“十行千亿万企”融资专项行动,创新形成“专精特新贷”“技术改造贷”等特色金融产品。截至去年12月底,10家合作银行累计新发放贷款5400亿元,服务企业23万户,其中,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932.93亿元,较年初新增127.95亿元,年化平均贷款利率3.9%,较年初下降0.65个百分点。
担保增信强化,争取国家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降费奖补资金2.6亿元,连续四年位居全国第一。实施省专精特新企业信用担保贷款担保费补贴3574万元,带动服务730余户专精特新企业纯信用担保贷款36亿元。
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去年,我省成立安徽省民营经济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经省政府同意,聘任10名省内优秀民营企业家和10名国内民营经济领域知名专家学者为安徽省民营经济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第一届委员(安徽省民营经济发展顾问)。
发放“徽商服务卡”,会同省有关职能部门制定《安徽省徽商服务卡管理暂行办法》及《徽商服务卡服务指南》,对省授予称号和表扬的优秀民营企业法定代表人、优秀民营企业家发放徽商服务卡,给予购房、医疗、乘机等7个方面优待服务。
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首次开展“体悟实训”专题培训活动,组织200名专精特新民营企业家到沪苏浙等长三角发达地区进行沉浸式学习。实施新徽商培训工程,举办新生代接班、高管能力提升、创业新人赋能等专题培训班,累计培训企业家300名。
促进与全国知名民营企业合作发展,2021世界制造业大会期间,组织集中签约民企合作项目379个、总投资2863.8亿元,分别占全省的53.9%和49.2%。
积极优化营商环境
我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推行“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健全省市县领导干部联系重点民营企业制度,每位省领导点对点联系2户民营企业,为民营企业生产运营环节提供“站台”服务,带动市、县两级领导干部结对联系2万余户民营企业。
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健全长效机制,强化责任落实,推动问题解决,截至12月底,累计偿还2.9万余家企业拖欠账款146.9亿元,清欠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开展“百名干部进千企”活动,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成立16个工作组,在政策宣讲、产需对接等方面为各市企业提供帮扶活动,深入企业1032家,解决问题73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