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解码”百强​——部分安徽百强企业发展经验启示

发布时间:2021-12-13 09:25   点击量:3726次
12月7日,2021安徽百强企业榜单发布,是安徽省企业联合会、省企业家联合会连续第17次发布“2021安徽百强企业”“2021安徽制造业百强企业”“2021安徽服务业百强企业”榜单。

百强企业发展的秘诀是什么,又如何在适应时代的浪潮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在2021“安徽百强企业高峰论坛”上,海螺集团、奇瑞汽车、联宝科技等企业家代表分享交流了企业成长经验。本报摘取大会上企业家们的精彩发言,共同感受安徽百强企业敢为人先、努力创新、百折不饶、勇闯新路的精神和魄力,期待更多的优秀企业争做新时代的奋力奔跑者,为经济强、格局新、环境优、活力足、百姓富的现代化美好安徽做出更大贡献。
创新是致胜法宝 图片
按照“科创+产业”和“科技+金融”的发展思路,海螺大力实施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推动企业加速向高新技术转变、产业加速向新兴产业转型、管理加速向世界一流转轨。
 ———海螺集团副总经理、海螺水泥副董事长 王建超
 
作为重要基础性建筑材料,海螺水泥的转型升级实为发展的必然。创新是海螺不断发展壮大的致胜法宝。自成立以来,海螺就坚持将科技创新作为企业的立世之本,按照“科创+产业”和“科技+金融”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一体、两翼、双发、三轮”的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一体”就是以工联网工业大脑为主体;“两翼”就是以低碳零碳技术和新能源新材料为攻坚方向;“双发”就是以科技创新和绿色金融为两台发动机赋能,构建“10+2”的创新发展体系;“三轮”就是落地数字产业公司、新能源新材料公司、碳资产管理碳科技公司,推出“水泥数字制造+城市净化”的系统性解决方案,配套构建更加健全的创新管理和人才招引激励体系,全力推动企业加速向高新技术转变、产业加速向新兴产业转型、管理加速向世界一流转轨。
早在“十三五”初期,海螺就着手推动水泥主业数字化转型,其中,全球首个水泥全流程智能工厂是数字化转型的第一个阶段性成果。立足于海螺四十多年来在生产、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积累的成熟经验,运用“大智移云”技术,建成了具有海螺特色、先进可靠的全流程水泥智能化工厂,这为传统产业,特别是像水泥这样的流程型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探索了一条可靠的路径,也为后续工业互联网建设打下了坚固的底层架构。
坚定落实绿色发展。海螺将构建“10+2”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即1个创新联合体、1个三碳研究院、1个工联院、1个企业技术中心、1批研发平台、1批关键核心技术、1个碳中试基地、1个示范应用产业园、1家碳科技公司、1批工联网和碳科技公司+1支新材料基金、1支工联网和碳基金,运用体制机制协同推进技术、实业与金融发生化学反应,构筑科技平台,厚集创新力量。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主动应对“碳双控”新要求,推进综合节能减排技改,力争在未来五年时间内单位产品碳排放和能耗均下降6%以上。加大光伏、风能、储能等绿色能源技术的开发和规模化应用,研究攻关氢能、生物质能等前瞻性技术,力争能效标杆产能比例达到60%以上,逐步实现替代能源总量满足生产用能需求。
 
转型加“数”焕发生机 

图片

 
“回望”落户合肥的初心,分析联宝十年飞跃发展路,我们深深地认识到,选择安徽,落户合肥是企业十年来取得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
———联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CEO 柏鹏
 
联宝科技成立于2011年,在合肥已经扎根十年有余。得益于合肥市前瞻性的“芯屏汽合、集终生智”产业布局、各级领导一张蓝图绘到底的鼎力支持、省市区各级政府提供的“管家式”服务造就的营商环境,让联宝科技在专注业务打拼的时候拥有优质又丰富的配套资源。
人才是赢得市场的关键要素。这十年,联宝持续集聚“高精尖”人才,精准培养一线技术工人,建设起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引擎”,汇聚了全球2000多名研发工程师,有400多位获得了国家级省级市级科技人才认证。目前研发取得职称的人员总数达285人,获得省内诸多奖项。蓝领人才建设同样硕果累累,通过一系列培训项目提升员工技能,培养了一批既懂技术又懂生产的复合型人才,有效保障了联宝高速发展的人才需求。
创新是企业发展主引擎。作为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联宝持续加强创新技术培育,加快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全面推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模式创新,打造高精尖的产品和服务,助力企业驶入创新驱动发展的“快车道”。
数字化转型带来发展生机。坚持以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三化融合”为导向,打造出具有柔性制造、敏捷交付和严苛品质特点的智能制造新模式。
面对每年4千万台/套的全球订单,且80%以上都是单笔小于5台的定制化小单,联宝通过智能排产、柔性生产调度系统等一系列数字化项目的创新应用,实现排产时间缩短67%,作业效率提升50%,不断提升公司端到端的运营效率。
质量是企业的基石。十年来,联宝的质量管理体系在坚持钻石品质的基础上,完成了“以产品为中心”到“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型,用最高的标准、最智能的技术打磨出最好的产品和服务。
打造绿色生态样扳。这十年,联宝作为国家级绿色工厂,建设起楼宇自动控制系统,不断优化能源的智能化管理。同时,在园区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坚持践行绿色产品研发理念,采用可再生原材料为全球用户提供绿色环保的高科技产品。在绿色工艺上采用低温锡膏技术,每年可节省300万千瓦时电力。通过绿色材料、绿色工艺和绿色制造,致力于打造行业的生态样板。
 
打造“没有围墙的研究院” 

图片

“六型”为核心内容的海外市场管理体系,使奇瑞实现了海外市场从最初“卖产品”的单纯贸易到“品牌营销”,从“走出去”到“走进去”“走上去”的结构性转变。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 张屏
 
奇瑞成立于1997年,从无到有,走出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自主研发之路,使原本属于高端消费品的轿车“进入寻常百姓家”。
奇瑞始终将“聚集优秀人力资本,追求世界领先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打造国际知名品牌”作为目标。面对汽车行业“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到来,主动拥抱数字化及产业变革,加速推进汽车“新四化”,提出“变革求存、坚定信念、向新而生”,积极打造具有互联网精神和用户思维的敏捷性组织,以“打造国际一流品牌”为目标,建立汽车产业生态合作系统。
以“技术创新”为引领,坚持做到“研发一代、储备一代”。成立专门的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和事业部,加速推进新能源、智能网联、自动驾驶为代表的新技术发展。坚持开放创新,与华为、科大讯飞、小米等优秀互联网企业“跨界”合作,打造“没有围墙的研究院”。与高校共建高端数字工程与智能互联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成为安徽省三家工业互联网试点平台之一。在高端制造方面,建设一批以绿色制造、智慧数字化技术为主的现代化“超级工厂”。
坚持管理创新,并将创新的管理理念创造性地应用于海外市场,逐渐形成具有奇瑞特色的“共赢型”“赋能型”“创业型”“精益型”“责任型”“学习型”等“六型”为核心内容的海外市场管理体系,从而实现了海外市场从最初“卖产品”的单纯贸易到“品牌营销”,从“走出去”到“走进去”“走上去”的结构性转变,建立起“国际国内双循环”的高质量发展格局。
 
构建企业“数字大脑” 

图片

在数字化转型层面,金鹏构建了基于“BIM+企业大数据+智能算法”的建筑企业数字大脑,实现集团管理水平及核心竞争力的大幅度提升。
———金鹏控股集团总裁 孙元祥

金鹏控股集团成立于1993年,总部位于安徽滁州。多年来已发展成集“鹏建设、鹏地产、鹏智造、鹏生活、鹏环保”五大核心板块为一体的建筑全产业链综合性集团。
产业布局因势而谋。集团依靠“投资、开发、建设、运营”四位一体的战略驱动,大力发展“产城融合”,快速塑造了金鹏的核心竞争力;坚持“死磕品质的工匠精神”,推动了金鹏品牌与时俱进、稳健前行;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打造专业化、职业化的职业经理人队伍,夯实金鹏的人才基础。
在鹏建设板块,集成人员、流程、数据、技术和业务系统,实现工程全周期数字化建造;在鹏智造板块,聚焦绿色建材,将节能减排理念贯穿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及全业务流程,致力于成为建筑产业链工业化集成服务商。在鹏生活板块,进行一城一策个性化服务,致力于成为国内一流的管理服务平台。同时,金鹏物业以“四保一服”为根基,延展互联网服务、创新增值服务。
科技引领应势而动。在技术研发层面,金鹏采取了三种研发体系:
一是以一线人员作为研发基因,目标为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实用型研发;二是以各板块研发中心为单位,目标为新产品创新创造的创新型研发;三是以金鹏产业研究院为主导,通过“产、学、研”和校企合作、企业联盟的模式,目标为集团做引领性技术研究的战略型研发。
在数字化转型层面,金鹏紧跟时代发展,构建了基于“BIM+企业大数据+智能算法”的建筑企业数字大脑,称为金鹏数字驾驶舱。通过应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BIM等技术,将集团的海量数据通过智能算法得出分析结果,为各条线提供数据支撑、预控和预案,实现集团管理水平及核心竞争力的大幅度提升。
 
数字化转型的自我调整 

图片

作为中国“互联网+物流行业”的先驱者、国家级“互联网+物流大数据”平台的建设者,维天运通发展19年来始终服务于中国公路运输领域,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动网络货运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与繁荣。   
———合肥维天运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冯雷
 
物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承担着极其重要的任务。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公司已经形成了“网络货运+车后服务+供应链金融+大数据区块链应用”等多种新兴业态为一体的生态结构。
借助数字经济,推动物流行业变革。网络货运本身不是一种商业模式,而是推动传统物流进行数字化演进的政策体系。公司依托互联网运营的“互联网+物流”网络货运平台是数字经济典型业态,是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的智慧物流创新业态。网络货运的诞生是对传统物流行业的数字化升级,通过数字化增强物流企业自身内控和外联的能力,是适应时代的自我调整。
商业模式创新,政策体系监管。网络货运的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数字化监管,能够为全行业所运用,用单一环节是不可取的。要想做数字化的平台、数字化的商业模式,就需要进入全产业链的全场景中去。网络货运从政策管理体系上实现监管,非常有必要。
做有温度的企业,承担社会责任。2020年疫情,维天运通紧急成立疫情防控小组,利用“互联网+物流”平台优势,调度物资运输车辆,主动承担起防控疫情的责任,共运输物资6972.84吨。2021年河南发生洪涝灾害,公司主动调动平台运力资源,为河南灾区输送物资和捐款,累计捐赠近6万元物资。各地分部卡友为灾区集资捐款近2万元。同时为一线的抗洪战士及时送去温暖,保障抗洪工作。
2021年,维天运通依托自主运营的卡友地带线上社区,积极发挥头部平台在宣传推广渠道、组织发展能力、数据分析积累等方面的优势,协助全省推进货车司机网上加入工会试点工作,探索货车司机网上入会的新模式。截至目前,安徽省内已有26000名货车司机加入工会,享受到法律咨询、异地救援等多项工会福利和服务保障。



运营商:安庆百科实业有限公司 招商电话:龙韬 18055660090 邮箱:aqbksy@163.com
电话:0556-5323113 传真:0556-5323811
地址:安徽省安庆市开发区同安路239号 邮编:246005
Copyright © 2018 安庆百科实业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7023864号-2 皖公网安备 34080302000276号 技术支持 安庆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