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媒体聚焦|民营!“民”赢!

发布时间:2021-12-01 08:32   点击量:3857次
民营经济刷新皖美篇章———

 民营!“民”赢!

  

图片
在安徽蚌埠高新区大富重工产业园,大富科技蚌埠5G滤波器生产场景。上万平米的车间仅需两人通过屏幕值守,集团自研的数百台数控机床自动化无人车间,实现24小时不间断生产。产品供给华为、西门子、诺基亚、爱立信等客户。(韩苏原 摄)

前不久,在刚刚结束的长三角民营经济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论坛上,合肥市正式加入长三角民营经济跨区域协同发展联盟。

合肥市正式加入长三角民营经济跨区域协同发展联盟,凸显出该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态势。民营经济已经成长为该市经济发展中最富活力、最具潜力、最有创造力的力量。

这也是安徽民营经济发展的缩影

一直以来,我省高举民营经济发展大旗,狠抓专精特新、融资促进、企业服务等一批特色工作,以有温度、有力度的硬招实招新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2016至2020年,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7.7%,对GDP增长贡献率始终保持60%以上。今年1—8月,全省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加值增长14.2%,占全省规上工业58.2%;民营经济实现税收2428.6亿元、增长17.6%,占全省税收68.1%;新增上市公司11家,其中民营企业10家。

民营企业家已成为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生力军,民营企业已成为推动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

图片

“全国第一”彰显培育力度 


记者在安徽省经信厅了解到,自2018年以来,我省累计争取国家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降费奖补资金11.6亿元,连续四年位居全国第一,全省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规模进一步扩大,担保费率进一步降低。2020年,我省政银担业务平均年化担保费率仅为0.87%。

这是我省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给企业带来的实惠,仅仅是培育壮大民营经济系列举措中的一项。

在培养市场主体方面,我省坚持抓大、培优、扶小、育新相结合,大力实施“民营经济上台阶”行动。截至今年8月底,全省各类市场主体超600万户,其中民营企业169.2万户。省经信厅中小企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双创→高成长型小微→规上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领航企业”梯次路径,我省培育了2818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这些企业户均发明专利5.7个,其中75%是高新技术企业;户均主营业务收入2亿元,是规上中小工业企业的1.5倍;户均利润总额1860万元,是规上中小工业企业的3倍。以规上中小企业六分之一的数量,贡献了四分之一的利润。”该负责人说。

记者从省经信厅获悉,为补齐工业“四基”领域短板,我省在全国省级层面第一个出台支持“专精特新”发展意见,实施“小巨人”培育行动,鼓励专精特新尤其是“小巨人”企业围绕工业“四基”重点领域深耕细作、树立精益精品意识、练就独门绝技、补短板锻长板。截至目前,我省共争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29户,争取国家财政支持的重点“小巨人”企业91户。同时加大资金奖补力度,对省认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冠军企业和国家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别给予奖补。

融资难是民营企业面对的普遍难题。我省创新建立宣贯直通基层、融资直击痛点、政策直达企业“三直机制”,打好“贷、投、融、担、补”融资服务“组合拳”。

记者在省经信厅中小企业局了解到,近年来,我省不断深化政银企合作,与省内十余家银行签署框架协议,推广专精特新贷、无还本续贷、技改贷等信贷产品,全力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2020年合作银行累计发放专项信贷1900亿元,今年1—8月,已发放专项信贷2700亿元。

为支持企业开展直接融资,我省还设立省“专精特新板”,支持企业开展直接融资。目前,我省已组织四批、共634家专精特新企业,在省区域股权市场挂牌,企业融资覆盖率达58.4%,户均融资1437万元。截至8月底,全省在主板上市企业138家,其中民营企业80家;设立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基金,截至8月底,累计完成募资111.17亿元,对185户中小企业投资61.06亿元。

“一张卡片”蕴含服务温度 


9月1日,安徽省专精特新企业资本市场培训暨徽商服务卡发放仪式在合肥举行。会议对此前获得安徽省表彰的“双百”优秀企业家代表颁发了徽商服务卡,这也是我省在全国首创激发民营企业家干事创业热情的一项重要举措。

今年4月,安徽省召开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万人大会,会上表彰了100名优秀民营企业家和100家优秀民营企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创业热情成就企业家创意创新创造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对省授予称号和表扬的优秀民营企业法定代表人、优秀民营企业家发放‘徽商服务卡’,享受未成年子女入学、申请职称评审绿色通道、乘机绿色通道等有关优待服务。”

为全省近200名优秀民营企业家发放徽商服务卡,是贯彻落实《若干意见》的有力举措,是尊重企业主体地位、弘扬企业家精神、让民营企业家社会上有礼遇生活上有待遇的具体行动。

一张徽商服务卡,折射的是我省支持民企创业创新的暖心,打造优良营商环境的决心。

为提振企业发展信心,我省聚焦制造强省、民营经济,2017年、2018年、2021年三次召开高规格的万人大会,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出台制造强省“10条”、大力发展民营经济“30条”、民营企业改革发展“29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5条”等系列文件。

打造优良营商环境,不仅体现在政策的出台,更体现在政策的“落地”。

今年6月份,安徽省经信厅持续开展的“百名干部进千企”活动启动。这是省经信厅立足经信职责,着力解决企业“急难愁盼”的困难事,为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贡献经信力量的又一项有力举措。在活动开展中,工作组围绕“政策、环境、服务”三个领域,聚焦重点工作,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专业化能力为目标,精准摸排企业要素需求,帮助企业缓解要素制约难题。

活动中,有这样一个场景令记者记忆犹新。6月25日,工作组在含山县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座谈会。这是省经信厅二级巡视员左申友带领工作组进入马鞍山市含山经济开发区以后,举行的一场座谈会。

座谈会上,该县发改、科技、商务、投资促进中心及经开区管委会等单位分别介绍了服务经济发展、企业发展工作情况及意见建议。安徽朗迪叶轮机械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负责人就企业发展环境、生产经营情况及发展中遇到的痛点难点问题进行了发言和交流。在安徽海立精密铸造有限公司和含山瑞可金属有限公司调研中,企业反映了有关问题,工作组就厂房扩建、土地、招工、融资等问题,工作组和企业负责人做了深入沟通,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和途径。左申友深有感触地说:“今天,是我的笔记本记录的内容最多的一天,我要把它带回去,努力解决,尽力办好”。

为了达到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不断增强民营企业、实体经济获得感的用心,安徽省经信厅还建立了省民营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皖企服务云APP),开发在线融资、在线征信、线上志愿服务中心、皖企登云服务平台等对接平台,注册用户2万多家,实现政策推送一键直达、诉求办理一网通晓、企业服务7×24小时“不打烊”。

服务的温度,赢得了广大企业家的信任,激励了企业家创新创业的信心。来自浙江余姚的安徽朗迪叶轮机械有限公司负责人就发出了如此的感慨:“事实证明,我们选择安徽没有错。公司在这里发展很快,安徽省真心实意帮扶企业,更使我们增强了发展信心”。

图片

记者观察




飞向广阔舞台


没有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就没有安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我省民营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结构逐步趋优、竞争力显著增强,为安徽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已经成为推动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民营经济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创业创新的主阵地、就业富民的主载体。这给我们的政府和社会各界提出了一项课题,这就是如何呵护、培育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如何为民营企业家营造更优良的发展氛围?

欣喜地是,我省在服务民营经济、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给出了卓有成效的“答卷”。

激发创意热情汇聚源头活水,聚集要素资源提供优质服务,加大扶持力度支持企业成长,尊重企业主体地位提升企业荣誉感,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提升企业公平感,创新工作机制强化组织保障……

这些都是我省为激发民营企业创业热情、成就企业家创意创新创造、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唱响的最美和声。

凡此种种,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构筑了保障体系,为民营企业家提供了贴心的呵护。可以想见,在当前我省民营经济发展呈现出的昂扬态势的基础上,有政府的激励保障体系的加持,我省民营经济的明天会更加有颜值有质量。

时代赋予了广大民营企业更广阔的舞台,也赋予了更大的历史担当。广大民营企业家要把握时代大势,坚定发展信心,心无旁骛创新创造,踏踏实实办好企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同时,也要求我们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要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更大的生态和空间,让民营企业家前行有力。

(安徽经济报融媒体记者 许成宽)


图片


图片



运营商:安庆百科实业有限公司 招商电话:龙韬 18055660090 邮箱:aqbksy@163.com
电话:0556-5323113 传真:0556-5323811
地址:安徽省安庆市开发区同安路239号 邮编:246005
Copyright © 2018 安庆百科实业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7023864号-2 皖公网安备 34080302000276号 技术支持 安庆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