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中共安徽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二)

发布时间:2020-12-14 09:13 by 点击量:4661次

八、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动“一圈五区”协调发展


  全面贯彻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健全省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构建高质量发展的省域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


  33.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编制实施省市县乡四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逐步形成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三大空间格局,优化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生产力和公共资源布局。大力推动城市化地区高效集聚经济和人口、保护基本农田和生态空间,大力推动农产品主产区增强农业生产能力,大力支持生态功能区把发展重点放到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上,支持生态功能区的人口逐步有序转移,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34.推动各区域板块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合肥都市圈一体化发展行动计划,推动合肥产业发展向合六经济走廊和合淮、合巢、合滁产业走廊优化布局,构建一小时通勤圈、一体化产业链、一卡通服务网,支持合肥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协同发展、与上海大都市圈对标对接、与杭州和宁波都市圈互动互补,共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深化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发挥长三角海创中心作用,推动三市国家级高新区“一区多园”发展,引领和服务全省创新发展。提升发展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高质量建设江北、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培育一批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对标江苏苏南、浙江杭嘉湖,建设成为长三角的“白菜心”。大力推进皖北振兴发展,加快推进淮河(安徽)生态经济带建设,支持皖北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建设重大新兴产业基地、创建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提高综合交通运输能力、水安全保障能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动力源。大力推进皖西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深入落实倾斜政策,巩固脱贫攻坚战成果,着力发展适应性产业和特色经济,打造全国重要的特色优势农产品供应基地和旅游康养地。深化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支持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建设,支持黄山、池州等市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打造成为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区。


  35.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深化“四创一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功能完善工程,合理确定城市规模、人口密度、空间结构,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全力打造现代化中心城市,支持合肥“五高地一示范”建设,高起点建设合肥滨湖新区,朝着国家中心城市发展;支持芜湖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长三角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大城市;支持安庆、阜阳、蚌埠、黄山建设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支持马鞍山、铜陵、滁州、池州、宣城建设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支持亳州、宿州、六安打造省际毗邻区域中心城市;支持淮北、淮南打造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城市。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实施现代化中小城市培育工程,支持县城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支持条件好的县城创建国家级、省级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城,依法开展人口较大县城设置街道改革试点,高质量建设特色小镇、特色小城镇。支持发展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谋划设立省级新区。依法稳妥推动行政区划调整,鼓励有条件的设区市拓展市辖区空间,有序推进“县改区”“县改市”。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风貌,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和社区建设,实施城市防洪体系建设工程和城市内涝治理整体工程,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合理保障公民采光权等环境权利。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租购并举、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和城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政策,强化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九、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共同打造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


  坚持上海龙头带动、携手苏浙扬皖所长,深入实施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专项行动,在长三角区域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开路先锋、加快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中更好体现安徽担当作为。


  36.全面推进与沪苏浙协同合作。协同推进长三角经济高质量发展,健全省级层面重大合作事项协调机制,共同推动长三角区域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协同推进长三角全域全面创新改革,合力建设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深度参与长三角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共同推进G60科创走廊建设,共建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和沪宁合产业创新带,与沪苏浙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建立科技创新资源共建共用和创新收益共享机制,建设长三角“感存算”一体化超级中试中心。协同开展长三角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扩链行动,共同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现代产业体系。协同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开展“一县一业(特)”全产业链创建,搭建产供销对接平台。协同构建一体化要素大市场,大力支持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互设分支机构,加强与沪苏浙人力资源市场融合接轨,探索建立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相适应的干部交流机制。协同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大力推进沿江高铁武汉—合肥—南京—上海段和合新高铁、宁宣、滁宁、宁马、扬马等城际铁路建设,谋划推进G60科创走廊高速磁悬浮通道合肥—芜湖试验线。协同推进省际待贯通公路、航道建设,共建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协同推进长三角能源应急供应保障基地建设,统筹整合两淮煤电基地、长三角特高压枢纽和绿色储能基地,探索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新模式。协同推进长三角大气、水、固废危废污染联防联治,合力建设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共建杭黄绿色产业带。协同推动改革开放,对接服务上海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积极配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鼓励各类金融机构跨区域合作,推进合肥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建设,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积极参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加强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基础设施和功能对接,推动长三角海关通关一体化。协同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探索建立权责清单“长三角一单”,探索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协同推进长三角地区立法、执法、司法协作,共建法治长三角。协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推动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合作共享,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推进医保一体化和养老托育合作,打造长三角文化旅游休闲康养示范基地,共建长三角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区域合作示范区,推动建设平安长三角、诚信长三角。


  37.大力推动五个“区块链接”。共同规划建设“一地六县”长三角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集中合作区,总体功能是对标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拓展和延伸,先行布局一批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公共服务和配套设施项目,构建“一区、六城、多园”空间格局,打造在长三角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践行“两山”理念样板区、新兴产业集中发展区、生态型产城融合先行区、一体化合作发展体制机制试验区、文化旅游休闲康养基地,成为长三角高质量发展重要动力源。共同推进“3+N”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建设,打造跨行政区协同发展的产城融合新城区。共同推进各类省际产业合作园区建设,推广中新苏滁高新区、张江萧县高科技园区合作经验,支持省际合作园区共建园中园、发展飞地经济。共同推动各市的城区与沪苏浙相关市的城区对口合作。共同推动我省各省辖市与沪苏浙的相关市(区)共建合作。支持安庆、阜阳长三角区域重点城市建设。坚持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在省际毗邻区域和省内地级市毗邻县(市、区)复制推广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制度创新经验。


  38.高水平打造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全面落实国家促进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若干政策措施,用足用好用地保障、人才培育引进、电力和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等重大政策。打造“6+2+N”产业承接平台,支持集聚区采取园中园、委托管理、投资合作等模式与沪苏浙及合芜马等地共建合作园区,探索建立要素投入共担和财税利益共享机制。加快承接长三角中心区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先进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改造提升能源原材料工业,做优做强装备制造业,提质升级消费品工业,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升高效生态农业。


  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建设彰显徽风皖韵和时代特征的创新型文化强省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提升文化软实力,凝聚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的强大正能量。


  39.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打造网上理论传播矩阵。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用好安徽特色党史资源,弘扬党和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实施文明创建工程,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持续打造好人安徽品牌。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弘扬诚信文化,建设诚信社会。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持续开展“江淮净网”专项行动,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


  40.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地方戏曲振兴、文艺人才培树工程,加强现实题材创作生产,聚焦建党100周年、党的二十大等重要时间节点推出一批“四个讴歌”重点作品。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打造新型主流媒体,支持省级媒体跨区域跨行业整合资源,鼓励市级媒体集团化发展,推动县级融媒体中心提质增效。建设社会科学学术共同体,打造安徽哲学社会科学优势学科集群。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深化公共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公共文化资源向革命老区和皖北地区倾斜,提升中国农民歌会、中国黄梅戏艺术节、中国李白诗歌节、文房四宝文化旅游节影响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推进烈士纪念设施提质改造工程,实施大别山等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程,推进安徽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建设,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淮河文化、新安江文化,挖掘凌家滩、禹会村文化,推进夏代史研究,实施战国楚王陵等考古项目,谋划建设国家徽学研究院。发展体育运动,提升竞技体育水平,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增强人民体质。


  41.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加强文化品牌建设,实施文化产业优化升级工程,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深化省属文化企业改革,支持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发展,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优化文化旅游产业空间布局,高水平建设合肥都市圈文化发展核心区、大别山等革命老区红色旅游发展示范区、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和皖江文化发展集聚带、淮河文化发展集聚带。打造文化旅游创新示范区,推进旅游景区、线路、业态、商品、企业“五个一批”精品打造工程,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智慧旅游,建设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争创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加强对外文化宣传,拓展文化交流项目,办好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推动黄山国际文化旅游论坛落地,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