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从经济“半年报”把脉新质生产力】竞速“新赛道”,合肥这么干!

发布时间:2024-08-12 08:54 by 点击量:231次

图片

图/王世保

2024年上半年,合肥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135.4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较一季度加快3个百分点,创近30个月新高。37个大类行业中,26个保持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31.5%,增加值增长35.8%。重点产业拉动强劲,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平板显示及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4.5%和45.4%,拉动规上工业3.1和9.2个百分点。

  

活力显现的背后,是合肥市多措并举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持续努力。


在合肥高新区,几百米长的云飞路被称为中国的“量子大道”。在这条大道上,形成了一个以量子科技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行区”“排头兵”,国家级高新区肩负重要使命。而加快培育像量子科技这样的未来产业、战略性产业,正是合肥高新区尝试解题的思路。近年来,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在合肥高新区首发。

  

位于合肥高新区的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量子通信设备制造商和量子安全解决方案供应商,产品被部署在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合肥量子城域网”等骨干网、城域网和行业接入网,服务政务、金融、电力等领域客户;量子卫星地面站与“墨子号”“济南一号”量子卫星成功对接,助力构建天地一体广域量子通信网络。公司与中国电信合作推出“量子安全OTN专线”“天翼量子高清密话”等产品和业务,拓展量子安全应用。

  

在量子计算领域,公司参与了“祖冲之二号”及后续超导量子计算机的研制,为这些项目提供室温操控系统、低温电子学器件、高密度线缆、极低温环境等重要组件,并采用“沿途下蛋”模式将这些组件和超导量子计算机整机转化为仪器产品面向社会销售。在量子测量领域,公司推出的单光子探测等组件已服务于量子雷达、光电色选等领域,飞秒激光频率梳产品已交付用户使用。

  

从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世界首条千公里级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全国规模最大的量子城域网———“合肥量子城域网”,到“祖冲之二号”量子计算原型机实现“量子计算优越性”里程碑……一系列享誉世界的量子科技成果相继诞生,合肥已崛起为量子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的“双高地”,量子科技实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当前,安徽省正全力打造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三大科创高地,其中量子信息作为安徽省“三大科创高地”头号工程。合肥高新区聚焦量子科技方向,构建未来产业应用场景,打通“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与孵化—未来产业生成”的正向创新路径,聚力打造“量子科学”“量子产业”双高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在零重力飞机工业(合肥)有限公司的展示大厅内,陈列着大大小小的eVTOL飞行器模型和样机。2022年落户合肥的零重力,是一家专攻载人电动垂直起降(eVTOL)飞行器的创新型企业。

  

谈及选择合肥,零重力首席战略官陈炎相信合肥的“投资眼光”,“合肥市抢占先机,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布局低空经济赛道。”在现场,陈炎指着一款增程型双座电动固定翼RX1E-A飞行器介绍,该机型换电仅需5分钟,满电续航2.5小时,每小时飞行成本低至百元内。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初级飞行培训市场,服务于航空营地、通航公司、飞行学校以及私人飞行等场景。

  

抢占先机,积极布局低空经济新赛道,是合肥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又一条路径。

  

记者获悉,合肥高新区已汇聚空天信息产业链企业近120家,占合肥市空天信息产业企业数量的90%以上,低空产业方面,零重力飞机、北斗伏羲、羲禾航空等企业相继落地,在eVTOL飞行器、低空智联网、无人机螺旋桨等方面技术领先。

  

2023年,合肥市空天信息产业规模和多元发展实现双重突破,前沿技术研发能力、行业影响力显著增强。产业链关联机构和企业总数首次突破百家,在全国率先形成卫星遥感全产业链布局,企业数量和产业链整体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今年一季度,合肥市签约商业航天及低空经济项目10个,协议投资总额42亿元,涵盖火箭发动机制造、卫星星座、无人机军用等多个技术领域。接下来,合肥将统筹建立深空探测、商业航天、低空经济三位一体的空天产业生态。同时,推动空天信息产业与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量子通信等本地优势产业的加速融合。